编者按:去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打响了部省协同全面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发令枪。经过前期的广泛宣传与动员,广大高校对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理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随着“十四五”审核评估通知的印发,很多高校迫切希望进一步加深对评估理念,特别是评估操作的认识。鉴于此,拟对各类型院校相关负责人就审核评估主体进行访谈,以期对高校积累迎评工作相关经验所启迪,今天来看作为7所试点高校之一的安徽大学是如何部署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
受访人:傅勇,安徽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
01 坚守自身定位发展,选择适宜套餐
一读:作为参加审核评估第二类第一种(B1方案)唯一试点高校,安徽大学对于整项工作的部署是怎样的?进行了哪些准备工作?
傅勇:按照计划,新一轮审核评估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为开展全国统一试点,“试点打样”,测试“方案、工具、队伍、流程”。第二步为试行部省协同评估模式,综合考虑参评意愿、工作基础、5年工作节奏等因素,选择部分省份先行试点,打造评估“样板间”。第三步是开展其余省份评估试点工作。
安徽大学对审核评估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前期,学校深度参与了本轮审核评估方案以及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的起草与修订工作。2020年,安徽大学接到任务后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开始进行“四试”任务,并于2021年完成全国的试点打样工作。总体而言,学校圆满完成“试点打样”任务,经过试点,线上评估时长、线下评估程序、部分指标和审核重点都有了进一步的优化。
从时间划分上,学校在参与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了四个阶段的整体的规划。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为学习宣传阶段,在接受试点任务后,学校上下凝聚共识开始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深入贯彻学习,力图准确领会审核评估文件要求和精髓,吃透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要义和目标指向,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从2021年春节至2021年的4月份为院校的自评阶段,学校组建了四个小组进行试点工作的自评自建,包括自评材料建设组、自评报告撰写组、综合保障组以及督导检查组,各小组各司其职形成了高效的评估工作任务推进机制。从2021年4月30号至9月底学校完成了整个线上与线下评估过程。在收到审核报告后,学校开始进行反馈问题的梳理和整改,预计今年年底会完成整改。
一读:您在整项工作中负责哪部分工作?您认为审核评估各个环节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傅勇:我在学校自评自建的过程中担任自评报告的撰写组长,因此对本轮审核评估的重点,即立德树人成效的体会更加深刻。新一轮审核评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并且审核评估第一个一级指标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因此,我认为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在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方面,安徽大学从上一轮审核评估就开始全面践行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如何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层面、学院层面、教学组织管理部门都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刻内涵。
同时,新一轮审核评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分类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目标和服务对象,提供导向鲜明的两类四种“评估套餐”由高校自主选择,并且高校可以根据本校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部分指标进行评估。因此,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估套餐”和特色可选指标是本轮审核评估中的重点和难点。
除此之外,本轮审核评估“16字方针”有其核心要求即“以评促强”的要求,那么如何在评估评鉴过程中,实现以评促强,如何证明高校自身具有充分的保障能力、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与具有学校品牌特色的质量文化,这些都是所有参评高校需要在审核评估建设过程中需要厘清的,也是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02 写好自评报告,梳理判断问题是关键
一读: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一轮审核评估相比,新增了“评估申请”环节,要求高校如要参评需首先确定参与的审核评估类型。请问学校在选择评估类型时应如何考量?
傅勇:新一轮审核评估尊重高校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尊重高校的选择,我们欣喜地发现虽然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47所,但仅有99所高校选择参加A类审核评估,我认为这个局面非常好,因为它显示很多高校非常理智,坚守自己的发展的定位,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案,同时也体现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充分尊重了高校的自主定位和对自身远景发展的判断。
总之,我认为高校在选择审核评估类型时,一定要坚守高校自身的历史发展定位、章程和规划,结合目前本科的教学状态以及发展蓝图,选择适宜自己的评估类型。
一读:新一轮轮审核评估坚持“以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评估原则,第二类审核评估虽然不允许参评高校自主选择定性指标,但允许参评高校自主选择一定数量的定量指标,请问在选择定量指标时,高校应如何考量?
傅勇:新一轮审核评估B类方案里设置了46个量化指标,其中规定了30项是必选项,另外16项是可选项,方案和指南要求高校至少应选择16项可选项中的一半,也就是每个参评高校应该选择至少38项量化指标。安徽大学作为试点高校,需要起到试点作用,完成“四试”任务(即试方案、试工具、试队伍和试流程),同时我们作为综合性大学,在各项指标的发展上均充分涵盖,因此安徽大学全口径地选择了可选项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高校也必须全面推进所有指标的建设,因为有些学校在某些指标方面并没有相关实践,如本科教育国际化相关指标就是特色可选项,对于这些指标可以结合学校实际选择。所以,我建议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的布局以及本科教育教学当前的状态权衡16个可选的量化指标中哪些是学校没有相关实践的,哪些是学校的发展特色。
一读:自评报告的撰写是评估准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请问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傅勇:实际上,自评报告的撰写是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的梳理过程,其素材积累工作更多融入在高校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帮写手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而是立足于高校过去三年的工作、立足于顶层设计以及对于十四五规划和对未来高等教育趋势的把握产生出来的。
本轮审核评估的《指南》以及《精要导读》(编者注:指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1-2025年)工作指南》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1-2025年)精要导读》)是两本很好的“辅导书”,对于高校在自评报告的材料组织以及撰写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助于高校提纲挈领地把握审核评估要义和自评报告撰写要领。因此,我认为高校在撰写自评报告前一定要深入研读审核评估指南以及精要导读,充分领会其要义,将一、二级指标完整地保留在报告中,将三级审核重点尽可能地体现在报告中,搭建好报告框架。
在自评报告的撰写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高校而言,总结前三年工作的成效相对容易,但是我认为对于问题的判断则更为关键。
新一轮审核评估延续上一轮审核评估的要求,规定问题梳理部分要写够三分之一的篇幅,需要把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以及全局性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1+3+3”报告中的证据去做问题的判断与梳理,其一是通过量化数据的比较,其二是通过自选常模的横向比较,其三是通过《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等报告作为问题的来源。高校只有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得更齐全,面向在校生、教师、毕业校友以及用人单位做持续跟踪、数据采集,才能将问题把握得更精准、报告写得更扎实。
03 平常心对待,因校制宜
一读:据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增加了线上评估环节,包括文卷审阅、专家组听课、线上访谈等部分,您认为学校应如何选择线上评估或线下评估?
傅勇:由于2021年疫情反复,试点高校都做好了能线上不线下准备,包括材料调阅、课程访谈、实验和课堂教学的听课的环节等等。我认为高校选择线上或线下评估可以因校制宜、一校一案、一校一策,具体而言,信息化建设较好、具备远程听课、远程实验、双创教育观摩条件的高校,可以为线上评估做更充足的准备,在线上完成大部分评估工作,包括专家组的线上听课、试卷调阅以及领导与师生访谈,仅将关键性、延伸性的问题带入到的入校环节,提高线下评估的效率。对于不具备线上评估条件的高校,也不必专门为了新一轮审核评估进行信息化建设,完全可以将评估工作放在线下进行。
一读:在迎评阶段,教学档案、支撑材料和引导性材料准备工作这些是较为繁琐的环节,有些学校可能会担心这部分工作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请问安徽大学在材料准备这部分工作是如何部署的?如何平衡效果与操作性呢?
傅勇:实际上,教学档案、支撑材料和引导性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基于过往三年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报告以及相应材料的归集和整理,也有省份提出只要求准备两年的教育教学数据与。由于学校平时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并且,针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评估的教育教学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因此,学校针对新一轮审核评估所做的临时性工作并不多,不会给教师带来过多工作负担。
除此之外,新一轮审核评估评估指南,包括教育部评估中心面向全国高校做评估方案解读时,也明确提出并不一定要求教学单位撰写自评报告。因为,二级教学单位和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了并不完全一一对应,例如,有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很多老师并没有学生,在学生发展的指标建设上可能没法满足相关体系的构建和文字组织,因此将大的评估方案直接套到学院里面去了并不适用。
通过试点,我们一致认为学校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审核评估,没必要增加教师层面的负担,其组织材料应该是平时教育教学课程规范的自然积累。安徽大学通过“双万计划”在金课建设方面已有显著成果,对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达程度上已经有了精确明晰的分析判断,关于教师层面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其实就是自然积淀的过程,对于各项指标所需的材料组织已有自然的时间节点。因此,各高校不需要专门为了本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专项工作去重新去组织一套,也不应对二级学院提出超纲要求,而应该把平时的工作有效地整理好,包括课程、教材、双创工作等,就可以达到材料和文字要求。
一读:安徽大学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构成及特色是怎样的?希望您能具体分享一下。
傅勇:安徽大学作为省属高校的龙头,从上个世纪开始实施了教学督导制度。近三年,由于疫情反复,学校在两级督导深入实施以及信息化两方面进行了长足探索以及全面推进。例如,学校督导可以通过远程的平台监控多个校区的课程教学;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及时对每一门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点评;通过小程序端后台推送的方式将情况反馈到学院。除此之外,在学生信息员方面,学校做到了各校区、各专业的全面覆盖,达到了教育教学问题的动态的获取及汇总。在正向激励方面,学校强调“以导为主,以督为辅”,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近年来安徽大学持续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奖的评审,并且鼓励教师连续参评,有效的激励广大一线教师投身教学,对于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有了正向激励的保障。